淮剧的音乐艺术

淮剧音乐由东西两大支流汇合而成。东路是指盐城、阜宁等下河地区所演唱的香火调(又名下河调、呵大咳),该调由“门叹词”中的腔调及香火戏中的僮子腔演变而成。

淮剧音乐由东西两大支流汇合而成。东路是指盐城、阜宁等下河地区所演唱的香火调(又名下河调、呵大咳),该调由“门叹词”中的腔调及香火戏中的僮子腔演变而成;西路则指运河沿线的淮安、宝应等上河地区所演唱的淮调(又名淮蹦子),该调由田歌、号子发展而成。

淮剧音乐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阶段。

建国前淮剧音乐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。

1、香火调时期(1900年前—1927年),主要演唱下河调、门叹词、僮子调、淮调等,腔调比较高亢,均用锣鼓伴奏。其中,淮调的兴起,奠定了淮剧唱腔音乐的基础。

2、老拉调时期(1927年至1939年)。男旦演员谢长钰1927年于苏州阊门外吉庆园演出《关公辞曹》,当时的琴师戴宝雨与陈为翰、何孔标共同研究在“呵大咳”的音调基础上创作了一字多腔、韵味纯和的新腔,这是淮剧第一次有了“拉”——伴奏的调子,当时群众称为“拉拉调”(简称拉调),从此结束了淮剧单用锣鼓伴奏的历史,它对淮剧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它形成于上海,但很快传入苏北,成为该时期除淮调外常用的曲调。

3、自由调时期(1939年—1949年)。由于拉调的不断丰富和发展,为新腔孕育了胚胎。在李玉花“六字连环句”、马麟童一句三顿“三、三、四”(十字句)的基础上,出现了较早的自由调的音调雏形。自1939年起,经筱文艳、何叫天等着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不断丰富、完善,遂形成了完整的富有个性的腔调,当时观众称为“自由调”。抗战时期,此调也在苏北流传开来,成为其时淮剧音乐上一个重要曲调。

建国后,党对淮剧事业十分重视,将部队和地方音乐工作者陆续调进各地淮剧团,充实音乐艺术力量。当时被调的音乐工作者有我县的田润斌、射阳的戴玉升、盐城的张铨等。他们对淮剧音乐的发展创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、改编新唱腔,创作新基调。如新下河调、新种田调、新大补缸调、新磨房调、新兰桥调等。这些新基调既有本剧种的风格特点,又形成了“一曲多变运用”的可塑性,能被普遍广泛的运用。

2、运用新的演唱形式。随着表现现代生活的需要,对演唱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,即如何在传统表现手法与传统音调的基础上,吸收并借鉴新歌剧的演唱形式与创作技巧,以丰富、发展淮剧音乐的表现力。如淮剧现代戏《一家人》、《党的女儿》、《打碗记》、《离婚记》、《奇婚记》、《难咽的苦果》等剧目的音乐创作,较成功地运用了合唱、重唱与帮唱,丰富了戏剧色彩,渲染了人物情感,增强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。

3、丰富板式变化类型。淮剧唱腔大多是表现抒情、悲伤和叙事的慢板、中板。如何适应表现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,增强淮剧音乐节奏的丰富性和富有变幻性,显然是淮剧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。为此,经他们的努力,创作了以三大主调为主体的有板无眼类(流水与快板)、散板类(紧打慢唱与无板无眼)等。

4、尝试男女同调异腔。淮剧老调大多数是在以男饰女时发展起来的。解放后,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,女性对淮剧艺术的爱好和追求,女演员逐渐多了起来。故而,男女同台合演,同弦演唱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。因此,自由调男女分腔的改革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。如今,在淮调、拉调和民歌小调的男女分腔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和探索。

分享到:

上一篇:淮剧唱腔的曲调分类   下一篇:淮剧行当的表演特色

返回首页

更多>>相关文章

网站首页|梨园资讯|名家名段|戏曲人物|戏曲伴奏|戏曲曲谱|戏曲台词|戏曲文献|梨园漫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