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城市城区鸣凤剧团

晋城市城区鸣凤剧团前身是由上党梆子着名的鸣凤班衍变而来。鸣凤班的东家为东四义村史姓,俗称“四义戏”。解放后改组为民凤剧团,以后屡经易名。

晋城市城区鸣凤剧团前身是由上党梆子着名的鸣凤班衍变而来。鸣凤班的东家为东四义村史姓,俗称“四义戏”。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建班,至今已有二百多年,她有自己特有的剧目与表演风格,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演员,在上党剧坛久负盛名。解放后改组为民凤剧团,以后屡经易名。

1986年,晋城市城区二黄剧团为继承和发扬鸣凤班的优良传统,易名为“鸣凤剧团”,先后上演了鸣凤班的优秀传统剧目:《万寿宫》连本、《彩仙桥》连本、《夺秋魁》、《金玉配》、《佘赛花》、《皇帝与门官》、《巧会虹霓》等传统历史剧和新编历史剧。

近年来,城区鸣凤剧团在城区区委、区政府、区委宣传部、城区文化局的领导和关心下,在以杨海兰、樊小胖、赵军亮等一班人的带领下,历经磨砺,辛勤耕耘,先后创作和恢复排练了小戏《留名》、《巧会虹霓》、《打金枝》等剧目分别参加了晋城市第二、三、四届凤鸣春晓“赵树理杯”评比和山西省“三小”调演,并获得了多个奖励,2007年12月在山西省第十一届“杏花奖”评比演出中,杨海兰、樊小胖双获“杏花表演奖”。

分享到:

上一篇:山西省上党戏剧院   下一篇: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剧团

返回首页

更多>>相关文章

网站首页|梨园资讯|名家名段|戏曲人物|戏曲伴奏|戏曲曲谱|戏曲台词|戏曲文献|梨园漫话